GJBZ 208-2001 作业宽放时间
ID: |
F35148DB672B416C89AF6B90ABCCCC2E |
文件大小(MB): |
0.2 |
页数: |
3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7-14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GJB/Z 208-2001,作业宽放时间,1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军工企业的作业宽放时间,1.2 适用范围,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军工企业制定劳动定额作业宽放时间,其他行业类同工种、岗位或生产线,亦可参照执行,2引用文件,GB/T 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GB/T 14002—1992劳动定额术语 .,GB/T 14163—1993工时消耗分类、代号和标准时间构成,WJ/Z 402-98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3定义,3.1,作业宽放时间 allowed time for operation,完成生产任务和零件加工过程中,由于现场组织管理和工艺装备的技术需要所发生的间接工时消,耗,它包括组织性宽放时间和技术性宽放时间(见GB/T 14002第2.5.1.3条)。 ',3.2,组织性宽放时间 allowed time for organization,工作现场组织管理需要所发生的间接工时消耗(见GB/T 14002第2.5.1.3.2条),3.3,技术性宽放时间 allowance time for technology,由于工艺装备的技术需要所发生的间接工时消耗(见GB/T 14002第2.5.1.3.4条),3.4,作业宽放率 allowance rate for operation,作业宽放时间与作业时间的比率(见GB/T 14002第2.5.1.3.1条),4 一般要求,在计算作业宽放等级时,遇有小数时按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执行,5详细要求,5.1 宽放等级,5.1.1 工作地复杂程度宽放等级,按工艺装备复杂程度的不同而划分的宽放等级见表10,1,GJB/Z 208-2001,表1,工艺装备,承,划分依据,等级,1 Z 1 3 4,复杂程度,车削刀具数量把1-2 3~4 5.7 >8,旋转直径mm <100 100~400 400~600 N600,磨削旋转直径mm <100 100-400 400~600 >600,工作台长度mm 500 1000 1500 2000,铳刨刀具数量把1~2 3~4 5.7,工作台长度mm 500 1000 1500 2000,锻、切、,冲、,卷、锯,公称压力T <60 60-300 300-500 >500,设备类型蒸气锤、空气,锤、校正机,剪切机、锯床、,滚卷机,冲床,钻钱设备类型台式旋臂式组合式,铸造设备类型造型机、清砂机制芯机浇铸机、压铸机,木工机械设备类型压刨机、平刨机圆锯、带锯、开樟机,其他设备用途去毛刺、退磁、切边、,绕线、滚光、烘烤、退火,喷涂、酸洗电镀、,抛光、热处理、焊接等,冶炼,注:本表未列出的工作地,可根据设备类型和工艺装备复杂程度比照执行,5.1.2 生产类型与满足生产能力程度宽放等级,按生产类型与满足生产能力的差别而划分的宽放等级见表2O,表2,生产类型,满足生产能力程度%,>70 >50-70 >30-50 <30,等级,大批量生产的产品1 1 2 3,批量生产的产品1 2 3 3,小批量生产的产品2 3 - 3 4,单件生产的新产品3 3 4 4,5.1.3 生产组织形式与劳动类型宽放等级,按生产组织形式与劳动类型的不同而划分的宽放等级见表3O,表3,生产组织形式自动流水生产线半自动流水生产线单机作业,独立手工作业,劳动类型看管型劳动机手并动劳动机手并动劳动手工劳动,等级1 2 3 4,2,GJB/Z 208-2001,5.1.4 作业宽放等级的确定,根据三种影响作业宽放时间的因素等级确定的作业宽放等级按式(1)计算:,作业宽放等级=2作业宽放因素等级/3 . (1),5.2 作业宽放率的计算,作业宽放率按式(2)计算:,K2k = (Ta/T,x 100%. (2),式中:,——作业宽放率,%;,T2k--- 作业宽放时间,min;,Tz ----作业时间,min,5.3作业宽放时间的确定,依据作业宽放等级可采用查表法确定作业宽放时间或依据作业宽放率和作业时间计算作业宽放时,间,5.3.1 查表法,作业宽放时间见表4,表 4 min,等级,1 10,2 15,3 20,4 25,5.3.2 计算法,作业宽放时间按式(3)计算(见GB/T 14163第5.1.3条):,Ta =乙 x K*. (3),式中:,T*--- 作业宽放时间,min;,-作业时间,min;,Ka一作业宽放率,%,6说明事项,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与WJ/Z 402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指导性技术文件可合并使用,附加说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提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国营第一 O四厂起草O,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洪珍、李凡明、袁建江、邵洁,计划项目代号:BO91999co11,3……
……